探索妇女维权工作新模式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12-02浏览次数:92


    维权工作是妇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北京市妇联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重点,不断拓宽维权工作渠道,构筑了依法维权、协调维权、服务维权并举的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妇女维权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三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妇联系统维权工作、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以及北京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及个人、北京市“三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五年来,我市妇女维权工作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效:

一、积极参与保护妇女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及立法论证,维权工作的外部环境得以优化

  市妇联先后参与制定了北京市“九五”、“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文件的通知》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和政策,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婚姻法实施细则》的制定与修改,以及《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立法论证,健全了妇女维权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体系。

二、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与首都各类媒体广泛合作,以多种形式宣传有关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五年中,播发新闻稿件110余篇,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电视专访65次,人物专访17次,典型报道43次,电视咨询5次,播放电台妇女热线节目500多次。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以《妇女法》、《婚姻法》、《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北京市妇女儿童规划》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大型宣传咨询、法律游园、排演文艺小品、知识竞赛、座谈会、专题讲座、公判大会等形式,全市妇女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法律知识水平。

  2、活跃在基层的普法“三包员”、“巾帼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宣传文艺小分队的“送法下乡”、“送法进街”、“送法入户”活动,因赋予了普法工作生动具体的内容而受到妇女群众的欢迎,妇女维权志愿者不断涌现,社区妇女在法律意识上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保护得以实现。

  3、市妇联组织编写的《贯彻实施〈妇女法〉问题与对策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家庭与法100问》、《妇女维权法律知识手册》等10种有关宣传资料计1831万册,以各种途径发放到了妇女手中。

三、健全维权网络,完善工作机制

  五年来,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大维权工作力度,我们加强了社会化维权网络的建设。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市、区(县)、街乡、居(村)四级维权网络为主体,市、区(县)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妇女维权热线、妇女维权联席会为辅助,社区志愿者、执法监督员、陪审员等其他形式为补充的纵横交错的维权网络体系。市妇联先后制定了《北京市妇联系统维权工作管理意见》、《北京市妇联系统信访工作管理意见》,出台、完善了维权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保障了维权网络的运转。

四、加强服务维权的载体和阵地建设,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实事

  1、强化服务意识,拓宽信访渠道。在坚持接待来信来访的基础上,2000年,市妇联相继开通了三部法律咨询热线,开辟了网上信访。2002年,又开展了妇女热线声讯咨询服务。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接待来信来访57098件,提供电话咨询3000多件,受理网上信访132件,结案率达到98%。

  2、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为贫困妇女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协调解决了闫珍革、杨海燕、乔国荣等受伤害案,葛超葛越抚养问题等一批重点疑难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权益。

  3、积极探索维权工作新模式。

  (1)农村社区“三包员”模式

  为探索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农村妇女维权工作新模式,1998年,妇联组织在房山区的农村社区建立了由村妇代会主任、女干部、女党员、女团员、女先进人物等组成的维权工作志愿者组成的“维权工作三包员”队伍,开展了以家庭为阵地,以“三包员”为主体,以妇联为指导的基层维权工作模式试点工作。三包员按照居住自然片每人包20~30户利用业余时间对所包户进行法律宣传、法律监督,调解家庭纠纷,对违法者进行教育,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2)城市社区“工程”模式

  在以海淀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朝阳CBD商务中心区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城市社区,我们尝试开展了城市社区维权工作“工程”模式的探索。“工程”模式以落实“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为目标,及时发现并认真解决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反映出的妇女问题和困难,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以街、乡(镇)政府为核心,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在社区居委会建立由多机构合作的妇女维权工作站。工作站在妇女群众中分阶段开展宣传教育、援助救助、维护服务等工作,发动社区妇女参与社区建设,使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维护、自我服务的主体。

  (3)“项目”模式

  自2000年始,我市陆续向基层妇联组织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如在延庆、丰台开展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社区干预项目”为代表的“项目”模式。在项目试点区,以三级妇联维权组织为依托,建立由政府参与的多机构合作的维权网络,建立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社会化反家暴工作机制。

  以项目的资源为优势(项目专家的人才优势、项目资金优势、项目信息资源优势),全方位开展法律常识、就业技能等培训。项目开展两年来,在试点社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五、加大调研力度,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离婚妇女住房情况调查》、《离婚原因调查》、《外地来京妇女基本情况的调查》、《全国〈婚姻法〉修订北京市民意调查》、《下岗女工再就业基本情况调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等15项市级调研课题的完成和进行,为维权工作找到了切入点,为制定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1998年北京市妇女法学研究会成立,首都众多的专家、学者、司法和社会工作者加入到维权工作理论研究的队伍中,增强了妇女维权工作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六、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帮教活动取得成效

  市妇联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后与市监狱管理局、市劳教局、北京市女子监狱、北京市妇女收容教育所签订了“帮教协议”,并组织热心妇女问题的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先进妇女典型深入监狱管所,共对5000多名被劳改、劳教、收容的失足妇女开展了以法律宣传、妇女“四自”精神教育、座谈、调研为内容的帮教工作,对240余名解除收容教育的妇女进行了回访。开展了“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向全市妇女发放了倡议书,开展了2次全市性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活动,同时完成了《家庭与吸毒问题相关性调查报告》。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净化首都、维护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