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劳模是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的重要代表群体

发布者:骆奕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10

标签:女界头条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周韵曦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9月2日,由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巾帼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论坛中,劳模工匠、专家学者等就如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巾帼劳模工匠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论坛还发布了《巾帼劳模时代特征和成长规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梳理分析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巾帼劳模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贡献,总结提炼了巾帼劳模的成长规律和精神品质。

巾帼劳模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转变

“进入新时代以来,巾帼劳模的行业和人员构成都体现出‘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特征。”《报告》总结指出,社会对巾帼劳模劳动价值的评判,逐渐从初期的“苦干加巧干型”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转变;从倡导“甘当老黄牛”向强调“创造性劳动”方向转变;从强调“忘我工作”向提倡“发挥好对家庭和社会的独特作用”方向转变。

《报告》提到,尽管不同时代的巾帼劳模成长机制有所区分,但她们的共同特质是:用劳动创造卓越成绩,在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巾帼劳模的评选标准、人员结构、精神内涵发生诸多新变化,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不断为中国当下和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营养和载体。

巾帼劳模带动广大妇女在进行社会生产建设的时候,也在进行家庭建设和生活建设。《报告》指出,巾帼劳模不仅在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体中发挥了引领作用,还发挥了其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独特作用,其“双重作用”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的社会主义财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的巾帼劳模群体近90年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报告》分析指出,将女性解放、劳动解放和政治参与相结合,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妇女革命动员和妇女解放事业的特点之一。

《报告》认为,在巾帼劳模群体的带动下,中国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了实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除了大规模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外,出身工农家庭的巾帼劳模成为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生力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因此,巾帼劳模是中国特色妇女发展之路的重要代表群体。

优化女性技能工匠人才和科技工作者成长环境

“建议成立巾帼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充分发挥劳模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她们提供服务社会的更大平台”;

“建议单位领导给予女性科技工作者在起步阶段更多的引导和机会,提供事业发展的‘引路人’”;

……

首届大国工匠巾帼论坛上,劳模工匠、专家学者等从提高技能素质、搭建创新平台、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助力解决后顾之忧等方面,围绕为巾帼劳模工匠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企业环境、家庭环境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女性技能工匠专注、细心、有韧性的特点在操作岗位具有很强的优势,尤其在精密加工领域更加明显。”全国劳模、大国工匠韩利萍指出,伴随传统制造向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变,女性技能工匠在岗位上体力劣势正在缩小,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熊蓉教授也注意到,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占比不断提升,并在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等各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彰显巾帼力量。但她指出,“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女性在科技资源获取、科技决策参与、交流合作深造、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如何为女性技能工匠人才和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韩利萍建议国家各部门要多关注女性技能工匠群体,提高女性技能工匠薪酬及福利待遇水平;落实女性技能工匠薪酬分配指引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及工资增长机制;扩大女性高技能人才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并落实相应保障服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施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为试点逐步铺开,特级技师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家庭与事业平衡难题,熊蓉建议国家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细化保障,解决女性科技工作者投身事业的后顾之忧。如营造支持女性事业发展的社会观念,完善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让女性科技工作者更加从容地开展科学研究等。

展望未来,论坛呼吁政府、企业、群团和社会各界各尽所能,建立完善培育、关爱、激励巾帼劳模工匠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女性权益整体保护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相关立法和落实工作;关注女职工需求,鼓励企业将女职工发展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女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加大巾帼劳模工匠的表彰和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

(转载自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