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校十佳女大学生王子悦专访

发布者:骆奕发布时间:2025-04-11浏览次数:15

  王子悦,女,汉族,200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化工学院2021级应用化学2班学生。连续3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评第二十一届中国矿业大学“十佳女大学生”,3次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加权排名专业第一,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比赛华东赛区三等奖、“挑战杯”江苏省创业计划竞赛省级银奖、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省级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等校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主持省级大创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学生会艺术团部长,带领部员为学院摘得啦啦操大赛一等奖等6项校级奖项;目前已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

 

1.记者:学姐多次获得各项荣誉和竞赛奖项,请问您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这些优点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自律和行动力强。

自律这个特点可能和我高中时的经历有关,我高中课外活动丰富并且不强制集体自习,所以学生需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主动制定每日计划清单,将学习任务拆解为可量化的小目标,并坚持复盘总结,这种习惯看着有点死板,但学习效率有实质性地提高,我也将这习惯一直坚持到大学。

每当产生懈怠情绪时,我会观察自己和身边优秀同学的差距,并学习他们的长处,比如平衡学业与科研、为人处世等方面;尝试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最后重新给自己找准定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接近自己的目标。

另一方面,我认为增强执行力,最快的方法就是先从小事开始逼着自己行动,比如我最近要写论文,我今天就逼着自己去写,哪怕就写了几句话、写了几个关键词、甚至调整了一下格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的原则是“先完成,再完美”,把办事效率放在第一位。

 

2.记者:相信学姐在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挫折,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您通常会如何调整心态并解决问题?

  我认为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

面对挫折时,我会先以“局外人视角”理性分析问题根源,避免情绪化决策;另外,我会积极寻求导师、朋辈的帮助与支持,听取他人的建议;最后,我会进行独立思考与决策,鼓起勇气再次面对困难,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就自我否定、躺平,我认为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瓶颈时,要把它们当作命运丢给自己的成长契机,学着像大人般思考和行动,敢于打破、重组和突破自己。

 

3.记者:除了学习和工作,学姐您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这些爱好如何影响您的生活?

  我最大的爱好是跳舞和羽毛球,这两个爱好也都是我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方式。

如果说对生活的影响,从小学跳舞让我肢体协调、体态良好,且培养了组织和编排节目的能力,所以大学里我也经常作为成员或者负责人参加校级或院级的文艺活动赛事,获得了一些奖项并收获了丰富的素质分,对后续的评奖评优也有一定帮助。

羽毛球其实是我近两年爱上的运动,因为我认为舞蹈(特别是现代舞、街舞)更偏重于个人展示,学舞蹈大多时候是为了去表演;上了大学后我发现培养一个球类运动爱好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其中,羽毛球能全方位锻炼身体肌肉,另外就是学习成本低、场地多,而且能促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所以我也渐渐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4.记者:学习之余,您平时如何放松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减压方式呢?

  我自己的话,会通过听音乐、吃美食、跳舞、打羽毛球、旅游来缓解压力,其中,我认为运动是最健康最有效的解压方式。其实我还会通过刷b站、小红书来缓解压力,毕竟大数据给你推的都是你感兴趣的,不过要有节制地刷手机,如果沉迷其中只会让你越来越而焦虑。

 

5.记者:学姐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激励,那么对于正在努力的大学生,请问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首先是打破认知边界,重塑可能性。比如,不要被目前的专业或现状限制,像跨学科学习那样构建“T型能力结构”——深耕专业纵轴,拓展人文、科技等横轴。

其次多思考、多提问、多交流。及时并主动向前辈请教经验,避免因信息茧房导致努力方向的偏差,一旦方向错了,再努力都无法到达终点。

还可以用“微行动”对抗拖延症。温水煮青蛙,趁年轻多逼自己前进,哪怕是“坚持早起一小时”这样的小事,也有助于养成自身的内驱力。 

 


记者:周新乐,胡欣妍

作者:胡欣妍,周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