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1995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30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步融入国家五年规划,从顶层设计推动性别平等;全面嵌入妇女发展纲要,通过分领域目标设定和监测评估制度精准落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五年规划、妇女发展纲要有机融合、相互助力,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 ■ 高歌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30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国家五年规划、妇女发展纲要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逐步融入五年规划,推动性别平等加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阐明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了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重大任务,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融入五年规划,从顶层设计将性别平等转化为政策目标和行动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了性别平等的加速发展。 在五年规划中融入性别视角。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从性别视角提出“制定相应政策,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和优抚救济对象的合法权益”,开启了在国家发展规划中融入性别视角的先河。2001年,“十五”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发展目标从权益保护扩展到行动落实,体现出中国政府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决心和信心。这些规划举措积极响应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成为推动中国妇女发展的关键行动,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将性别视角纳入决策主流、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过程,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九五”计划、“十五”计划期间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如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为后续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男女平等作为五年规划的一贯性原则。自“十一五”规划起,“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被作为一贯性原则写入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设立专节或专章,从具体领域和细化措施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进程。“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分别设置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专节,从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能力和加强妇女社会保障等方面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均设置了“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专章,又分别设置了“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专节,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基本遵循,从不同发展领域、不同关切方面、不同预期效果来规划妇女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综合施策促进妇女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十一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男女平等作为一贯性原则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中国政府通过法律、经济、教育等多领域的协同配合,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路径探索走向系统深化;通过人文环境优化和发展政策支持来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地生效。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嵌入妇女发展纲要,推动性别平等精准落地 1995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目标和原则细化为行动方案,嵌入妇女发展的专项行动规划。此后,中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三个周期的妇女发展纲要,明确了妇女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并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精准落地。 分领域制定发展目标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措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下,密切结合男女平等现状和妇女发展实际,接轨国际妇女发展公约和文件的宗旨,制定各个周期内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从健康、教育、经济、参政等重点领域分别制定妇女发展的细化目标和行动策略,推动各级政府将社会性别视角融入决策主流、将妇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调社会各界合力营造平等、包容的妇女友好发展环境,推动男女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细化落实提供了指导纲领和行动方案。 监测评估制度有效助力男女平等目标的实现。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进行监测评估是掌握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情况的关键性工作机制。这一机制通过制度化的保障、系统化的运作、国际化的对接,提高了开展妇女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自1995年实施以来,从国家到省、市、县均成立了规划纲要的监测评估机构。各级监测评估机构通过建立分性别统计制度,将重点指标纳入日常统计工作;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动态化、系统化追踪分析,快速发现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借助信息通报、年度报告、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等报告制度,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政策调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监测评估制度的实施,从制度保障和机制运行层面加强了妇女权益保护,精准发挥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指导作用,有效推动了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五年规划和妇女发展纲要相互助力,推动中国妇女事业行稳致远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长远和全局出发为妇女事业制定了“远景目标”,五年规划从整体布局入手为妇女发展绘制了通向目标的“导航图”,妇女发展纲要依据现实情况精准设计了具体领域的“行动方案”,三者有机融合、相互助力、协同发展。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传导机制实时传递男女平等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通过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动态扩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丰富内涵,实现男女平等的系统推进和国家治理机制的全面完善,推动妇女发展行稳致远。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五年规划提供思想指导和行动原则。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了国家意志,要求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消除各领域的性别歧视,形成“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的发展逻辑;要求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构建女性友好的政策环境;要求树立共建共享共治的发展理念和行动原则,将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其为国家制定妇女发展规划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原则,为妇女权益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为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是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政策。 五年规划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顶层载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整体发展的战略蓝图,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性别平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五年规划通过目标融入、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原则转化为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形成发展共识。其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共同形成“思想引领—顶层设计—阶段调整”的发展逻辑,是承载男女平等与妇女发展系统性变革的顶层载体。 妇女发展纲要是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行动方案。妇女发展纲要是国务院发布的妇女发展专项规划,聚焦健康、教育、经济、参政等重点领域,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宏观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方案、措施和指标,予以精准落实。其通过专项攻坚与精准施策,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共同形成“方向指引—专项落实—动态反馈”的协同机制,是推动破解男女平等进程中难题与挑战的行动方案。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妇女发展学院) (转载自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