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1-02浏览次数:866
了解掌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经我们对159名特困生(773名非特困生为对照)的测查,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生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
第二,特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SCL-90 症状自评量表采用5级分制。一般情况下,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就认为被试者处于 “中度痛苦水平”。以此为标准,我们在对非特困生773人,特困生159人的调查中,发现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人数特困生和非特困生分别为21人和65人,比例分别为13.2%和8.4%,特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特困生高出5个百分点,明显偏高。如果以0.05的置信度估计,在校特困生中心理异常者可能达到18.46%,接近特困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2.特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自卑和无望感。抑郁是特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生的心理特点。特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
问题行为较多。特困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其它经常无故旷课、出走,走上偷窃等违法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
1.对特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特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特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2.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由于特困生自身特殊的背景,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等许多方面。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
3.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还需要发挥特困生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4.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
做好特困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
其一是缺乏学校内各部门协调和配合。面对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新情况,学校在整体管理上很难适应,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地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手段,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其二是缺乏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目前,对学生的各种鉴定包括毕业鉴定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反映问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在中学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
三、目前应特别加强和改进的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国家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较快的发展,但基础还相当薄弱,仍需要下大力气来抓。
首先,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此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要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有正式建制,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编制的状况。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办公场所,设立专项经费,以利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强化育人环境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调查表明,低年级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第三、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特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其一,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三,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特困生的支助,既是对特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特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