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06-20浏览次数:2008

    就业心理误区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人在心理上特别是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又不能自拔,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
    一、“双向选择”就是“自由选择”
    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就业政策就应该是完全的市场政策,供需双方完全可以自由交易、自由成交。自由度越大,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空间就越大,“我愿选择哪里就选择哪里”、“哪里选择我,我都可以去”。他们抱怨改革的步子太慢,埋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实际是给人限定了框框,他们期望一种无拘无束的选择空间,认为这样就业成功率就提高了。他们并不知道,就业制度的改革是要和劳动人事制度、招生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的,是逐渐推进和深化的。而且即使就业制度到位,也并非“想去那里就业就去哪里”,就业选择还将受到就业形势、毕业生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制约。
    二、“这山望着那山高”
    大学生就业是初次就业, 他们在这种求取就业顾过程中衡量事物,尤其是评价自己的价值能否得到承认的最常见的办法是互相攀比,比周围的同学哪个选择了名声好听、效益好的单位、哪个同学去了大城市或高层次部门。他们在心理上总抱有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能比别人找的单位差”。尤其是学习稍好一点的学生更是如此,于是在选择中,攀比嫉妒、强求心理平衡,总是把比别人强作为标准,“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望着那花俏”。结果,不从实际出发,浪费就业信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错失就业良机。
    三、“过去我事事顺利,就业也依然会顺利”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经受大的坎坷和复杂的经历,更没有经受过真正的挫折。一些学生就认为,既然我过去事事顺利,这次就业依然顺利。他们盲目乐观,过于自信,不认真做好就业前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承受力不强,结果往往在就业中碰壁,于是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难以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
    四、“大多数人喜爱的一定是好工作”
    一部分学生选择工作单位,自己毫无主见,总是随波逐流,看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也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结果,人云我云,不加思索,盲目跟着大多数人走,忽视了自己的特长,为将就业机会与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丧失了最能发挥特长的机会。
    五、“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
    一部分学生面对就业认为,要去就去沿海或大城市。在他们看来,沿海可以挣到大钱,到大城市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宁肯到沿海或大城市改行,不愿为当地或边远地区献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他们选择的目标不是深(圳)、珠(海)、广(州)、海(口),就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他们很少考虑自己事业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更少考虑国家的需要。而往往沿海或大城市人才相对集中,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而脱颖而出。
    六、“选择单位就看待遇好不好”
    就业既然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择单位就要看其待遇如何。他们的观点是“管它专业对口与否,挣钱第一”,“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先挣钱,后搞专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首先问及的是该单位效益怎样,奖金多少,能否分到住房,而很少涉及专业问题。他们的眼睛,只盯着外贸、金融、保险和邮电等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很少问津企业、科研、教育等更能发挥他们才能的部门。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未进行合理规划,造成初次就业选择的盲目性。
    七、“求职的竞争就是关系的竞争”
    有些大学生认为,就业的竞争不是求职者素质的竞争,而是关系的竞争,看谁的关系的硬,看谁的关系起作用。于是,这些学生不把立足点放在提高自身素质,凭自身素质在就业中取胜,而是寻情钻眼、找关系、托门子、递条子,甚至不惜代价,重礼相送,用庸俗化的一套对待就业,自己反对不正之风,又用不正之风的一些手法对待就业,使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原则受到了损害。
    八、“大学就业就是选择终身职业”
    有些学生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把初次就业看得过重,在他们看来,选择一个单位就预示着自己“嫁“给了这个单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自己将在这个单位厮守终身,单位好了,自己就好,单位不行了,自己跟着倒霉。因此,他们觉得首次就业关系一生命运。他们看不到人才流动制度改革的悄然兴起,看不到新的就业观正进入人的头脑,看不到越来越多的人正是通过流动,才寻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不理解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九、“我是人才,我要待价而沽”
    有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通过多次与用人单位洽谈没有结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觉得前景一片暗淡;如果有某个单位对于自己有接取意向,这部分学生有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可以待价而沽,不肯与单位签约。一旦机会错失,又回到着急的状态。因此,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落实就业单位。
    十、“高不成,低不就”
    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对自身缺乏准确的了解。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想去的单位不接取,愿意接受该学生的单位,其本人又不去,这部分学生很好考虑在就业市场应做到人职匹配,自己的就业想法要与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相吻合,才能取得就业成功。